12月19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称,近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款内生安全交换芯片“玄武芯”ESW5610正式对外发布,该款芯片是由天津市滨海新区信息技术创新中心研制,是国家“核高基”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成果,旨在破解我国党政军以及能源、金融、交通、电力等高安全等级信息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问题。 ESW5610芯片设计吞吐能力128Gbps,支持48GE、8×10GE、10×10GE等多种接口模式,采用了硬件木马去协同、动态ID变换、多维表项防护、异构转发引擎等多项安全构造技术,对高安全等级网络基础设施中广泛部署的接入级交换芯片进行了内生安全设计,可有效抵御已知与未知漏洞后门的攻击,指数级提升网络交换设备的安全性。 据了解,网络空间拟态防御作为“高可靠、高可用、高可信”三位一体的内生安全技术,在技术上具有普适性,可用于指导芯片、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和应用软件等的设计,增强产品竞争力;在应用上具有渗透性,可广泛服务于信息系统、信息网络、工业控制系统、物联网等领域,提升行业竞争力;在产业上具有颠覆性,能倍增市场容量,多元化生态需求,引发产业重新洗牌。行业专家指出,大力发展拟态防御技术,可带动我国在新一代内生安全信息技术与产业的竞争中实现“换道超车”,对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网络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玄武芯”ESW5610基于网络空间拟态防御技术,面向党政军等交换设备的高安全需求,创新交换芯片内生安全架构及数据拟态化处理机制,突破了动态高阶去协同数据处理、动态异构冗余数据解析、动态用户身份隐藏、数据转发表项防护、安全可编程隧道等技术。该芯片目前通过了第三方权威机构组织的入网测试和内生安全测试,全面证明了交换机不怕漏洞后门攻击的内生安全效应,累计申请发明专利37项,曾于去年荣获2020年度第十五届“中国芯”新锐产品奖。 |